【我所懷念的敦南誠品年代】
24小時的不夜城──敦南誠品,終將步入隔壁雙聖的打烊命運。
據說,台灣今年會有八家誠品書店陸續關門,不過,敦南誠品在許多人的心理位置永遠是最特殊的,因為是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氣質書店。
它,是許多中南部朋友、香港人來台北朝聖的景點;
它,是許多朋友聚會約會的據點;
它,是一些戀情邂逅的地點;
它,也是我花費大把金錢的主力點。
沒有網路的時代,因為工作需要,我每個月在誠品購買日本或歐美影像、設計、攝影書籍的費用,至少3000-4000元,這類雜誌特別貴,有的薄薄一本就是上千元。嗯,不含其他個人偏愛的推理或文學或圖像小說等書籍。
沒有手機的年代,和朋友相約在誠品書店指定某一區,是最方便的,若有人遲到,早到的人可以翻閱書籍,不會呆呆地等著或生氣或無聊。
我的香港作家朋友們,來誠品總像獵人一樣,他們非常羨慕台灣有這樣的書店,竟然24小時營業可生存,意表城市人文素養與特質(這才是重點)。
那個年代,有相同喜好的人,都容易聚集在這裡,偶爾會巧遇自己戀慕許久的人,包括舊情人,以及情敵。這些我都遇過,包括我暗戀的高中老師,哈哈。
不過,深夜誠品若遇到眼睛一亮的帥哥,請放棄,那時段是GAY的展示台。😅
說到這裡,就得提一下「意識形態」的中興百貨廣告,當年誠品和中興百貨是一樣著名的,各比廣告創意,唱片圈當然不能遜色。
中興百貨,有一句文案說明當年實況───「到服裝店培養氣質,到書店展示服裝。」
哈哈哈哈。
誠品轉型,後來也變成某些精品的代表,許多人會到誠品買禮物給戀人或好友。我曾經是購買者,也曾經是收禮者。
誠品的音樂部門,也展現了他們的特殊品味和才華,有不少人引薦許多有意思的音樂,後來辦了不少有趣的音樂活動。
在我25-35歲,有大半時光都跟敦南誠品有關,無論是生活、工作、交友、戀愛,因為距離我的生活圈很近,公司與住家都很近。誠品24小時不打烊,對夜貓子是很自由的。嗯,我常半夜去買書與雜誌,帶著兩個墨綠色袋裝重重的書籍,搭100元計程車就回到家。
當然,不得不提的是,當我3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《我愛你》,這本漫畫書內容明明是都會男女的糾葛愛情故事,煙、酒、性愛場面俱備,卻被金石堂和許多台灣書店因為「漫畫」,和多拉ㄟ夢、櫻桃小丸子放在一起,哈哈哈哈,只有「誠品選書」獨立陳列,關於這一點,我非常感謝。
那本漫畫,也成了那兩年連續入圍誠品不分類的銷售前50名排行榜,只因為擺書的位置,讓更多人看見。感恩。
因為誠品的關係,台灣成人漫畫和成人繪本,有了新空間與新發展,造福不少創作者與讀者。
※
那是,我很懷念的誠品書店真摯自由的率性年代。
即使,意識形態或奧美廣告去了中國,多年來也有漂亮發展;誠品也去了中國,只是現今中國各城市都蓋了更華美更氣質的書店了……我,依舊懷念當年的誠品。
我懷念的誠品,並非是裝潢與精品,而是很有風格的自由意志。